已有許久,厭倦去寫矯情無感的文,自恃要達到一種境界,寥寥數語亦能雋永深刻,奈何道行還是不夠,喜怒哀樂穿腸跑過,留下的卻還是一紙枉然。
生活也是一樣吧,身在此卻總顧盼著彼處,力不從心的時候,也便日漸清醒,遠處再怎么流光溢彩,自己擁著的也是寂然一片而已。
時光的罅隙里,那個烈性的自己正一點點走失。更多的時候,我也想有一處停靠,不必粉飾,以最原始的悲喜來洞悉這個世界。然而,我是個熱情感很容易退卻的人,又或者每一次停留都做好了離開的準備,所以也便帶了些心不甘情不愿在里面。這么久一直告誡自己最好的停靠在下一次,也便走馬觀花似的路遇周遭,繼而離開,奔赴下一場更壯烈的新生。
前些日子,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失去而疼痛到不能自已。一個人的時候,我把自己沒入悲傷的海洋中不給自己喘息的機會,人前卻還是要帶著生活教會的不動聲色從容地走下年華拋給你的每一步。我知道,成長早已教會我不再歇斯底里。
然而,大抵每一種隱忍都要達到一種無法再承受下去的極限時便會在現實前崩塌。我終于承認歲月還是不寬宏,時間還是無法稀釋兜頭而來的突變所擲給我的傷痛。更多時候不甘不是因為你從來無緣得到,而是在你自欺欺人地以為你已牢牢地攥在手里時,強行從你生命中剝離出去。
是的,那一刻,我發現掌心空無一物。瞬間頓悟,原來,沒有誰會停下來等你。
兩顆原本互不相干的生命能有交集已是該感念上天,也便不該貪婪地去附上天長地久的條件,懂了這些,這樣的別離,也便不再愛恨帶血、撕心裂肺。
自諳還算睿智不去與命運殊死博弈,帶著好的姿態微笑著離開,把尚有的美好凝固,懂得適可而止,也未嘗不是一種明智。
對于那些中途抽身離開的人,我能做的只是不再害怕別離。祝福的話說多了便再也說不出口,更何況,對于有些連別人痛苦都不會在乎的人,來自別人的祝福也便更不會在意吧。世上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說,除卻你自己,他人都是更廣層面上的局外人。這樣,他人能給你的也只是隔靴搔癢式的安慰,最大的救贖,還是來自你自己。
頓悟了,也便釋然了。
每顆生命都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光彩,我們能掌控的只是自己而已。更多的時候,我們不過是拿一段遭遇換取一種心情的死滅,某種意義上是我們自己夸大了所謂的傷痛。
光年流轉,我能做的只是望著已與我逆向走遠的背影作別,繼而一個人,在成長的路上兜兜轉轉,走走停停,觀賞幸福。
因為成長中更大的意義,要靠你一個人去經歷,去體驗。(作者:陳莎莎 營銷093班)